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学术不端困境的破解方法


2013年01月02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现象的泛滥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到了我国软实力的发展与壮大,如何有效治理学术不端,肃清学术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切行为产生的重要社会背景,社会资本成为预防和治理学术不端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资源垄断

学术资源垄断是学术不端行为频发的根源,也是学术关系网络走向封闭的强大动因。因此,要打破这种封闭状态,需内外兼修,内部应加强学者的正义感、公平感,主动“对外开放”;外部应加大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强力攻关。就后者而言,我们需要做到:第一,减少政府干预,增加政府投入,如提供科研经费、建设基础实验平台、发布学术科研信息等,做大学术资源蛋糕,弥补学术资源总量的不足,减少因资源分配不均而引起的学术寻租、钱权交易现象。第二,导入学术申报竞争机制,明确学术资源分配标准,规范学术资源分配程序,提高课题申报中“青年项目”所占比例,坚持匿名评审制度,引入第三部门评审项目和查重技术,保密评审专家信息,确切执行项目申报、论文发表中的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与程序。第三,实行专人专职,变革当前普遍存在的学者社会兼职制度,预防学术科研人员同社会组织、社会群体之间的不正当交易,弱化各种关系对科学评价、成果鉴定、资源分配的影响,比如高校去行政化,教授、讲师不得兼任行政职务,行政人员不得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实现“官”“学”分离。

二、培育学术道德,营造信任环境

消除学术不端行为,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从源头遏制越轨行为的产生,这就需要加强学术主体的学术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增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科学系统的信任水平。首先,加强学术主体的道德规范教育和诚信培养,进行专门的学术规范培训,熟识学术不端的内涵与危害,形成抵抗学术不端的本能,从主观上构建预防学术不端的精神长城,特别是要从学生时代开始进行学术道德教育,进行学术不端的预防;其次,政府应该诚信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发挥表率作用,通过树立道德模范、宣传优秀事迹等引导社会诚信建设,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为学术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信任环境;再次,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实现学术诚信与个人学术生命挂钩,将个人学术失信计人诚信档案,实行课题申报、评优评奖、职称评定的诚信“一票否决制”,提高学术不端的机会成本,从制度上约束造假、抄袭、篡改等不端行为的发生。此外,构建一个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环境也很重要,提倡自由的学术批评,打破派系之间的隔阂,反对相互之间的恶意攻讦和派系内部的事实掩盖,真正实现学术科研活动的透明、公开。

三、规范学术行为,完善学术问责制

学术问责制是一种用来规范学术工作者的学术行为以及惩罚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它的目的在于调整问责主客体的关系,规范学术活动,提高问责效能。学术问责作为学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其本身有一套适宜的问责制度。首先,要明晰问责标准,问责标准不明确必然导致在责任划分上存在过大的弹性空间,导致刚性原则缺失和问责的有失公正。第二,明确问责主体,推行学术自治,让渡问责权力给独立、专门的学术仲裁机构,“承担受理申诉、调查核实、裁决、发布和制裁等功能可以把非道德行为通过公告的形式向公众和非道德行为所在的组织发布,并监督对非道德行为发生者的惩罚。第三,规范问责程序,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敲定学术问责程序的启动、受理、取证、讨论、评判、决定、执行等各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和基本内容,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问责体系,规定问责期限,适时调整问责级别等。第四,健全奖惩体系,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越轨成本,强力打击学术不端现象;同时重视对遵守学术规范的奖励,树立榜样,鼓励求真务实的科学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