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关于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的探讨


2013年01月1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1、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创新团队

要提高论文的质量,提高论文引用率,首先就要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团队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基础。加强学科建设,构建重点学科,在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形势和发展趋势,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提高促进科学研究的关键。科研创新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条件,同时,也是培育和造就学科领军人物和科研创新团队的摇篮。创新团队的构建,有利于凝聚学校的学科优势,发挥整体功能,凝炼前沿性研究方向,提高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发展。学校应该通过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改革,努力营造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和谐环境,从而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学科优势,获得标志性成果,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研究实力,提升学校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力。华南农业大学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政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精神,出台了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暂行)》、《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自主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和(《华南农业大学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为提升学校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基础和保障。2004年华南农业大学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是78篇,2005年139篇,而2006年增长到198篇,增长率153%。

2、加强项目的结题管理

高水平的论文源于科研创新、科研水平,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就不可能形成高水平的论文。论文只有项目研究完成之后,科研人员对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之后能出形成。针对目前大多数人重项目,轻产出的现象,加强结题管理。如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不同级别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结题审查办法,如对国家级项目或特大型项目,要求项目结题时,要有一至两篇高水平(三大索引收录)论文发表;对于省部级项目,要求最少要在该学科国家一级刊物上有论文发表。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校论文的学术水平,提高学校科研实力。

3、完善奖励机制

仅仅以论文的数量来进行评价的体系已暴露许多弊端,为此科技部等五部于2003年5月颁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决定))强调”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转变“提倡科学论文内在价值的判断,强调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利用影响因子对论文质量进行大致评价,进尔进行分级奖励,将大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提高论文引用率。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将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分为几个档冼被SCI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2的文章定为T级,将影响因子小于2的定了为A级;将被ISTP全文收录的文章定为B级,部分收录的定为C级;被EI收录的按0.3T算;在国外刊物发表的文章定D级。这种分级奖励的措施,在鼓励论文数量的基础上又注重论文质的方面,促进学校高水平论文的产出。

同时,在制定奖励机制的同时要注意学科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同学科给三大索引收录的期刊数不同,各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引文行为。例如,2004年我国化学类的论文有16920篇给三大索引收录,而中医学只有48篇,林学类也只有l0篇。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同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一些”冷门”学科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复旦大学将一篇SCI数学论文按两篇计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4、提高写作水平和英语水平

由于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和三大索寻I期刊源都侧重于英语地区及英文科技期刊。同时,如今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如果要提高论文的影响力和引用率,论文至少必须具备完全的英文文献信息(如题名、关键词、参考文献和英文摘要)。现在有一些研究人员因为写作水平较差,对其研究成果无法用英文甚至是中文完全表达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水平。因此,在提高研究水平的同时,要注意提高研究人员的写作水平和英语水平。首先,科研人员要多选择一些影响力
较大的期刊进行阅读,从这些期刊中不仅能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还可以学习本学科论文的写作规范和常用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其次,学校应
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要求,定期进行论文写作培训,聘请一些科研水平高、写作能力较好的专家进行培训,以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和影响力。

5、加强知识管理,提高论文引用率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如果科研人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没有与外界知识的不断交流和联系,没有知识的更新,那就不会有创新的研究,更不会有高水平论文的产出。科研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协同和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将个人的最新研究进展拿出来与大家共享;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邀请校外学者、专家到学校作学术报告,并派遣教师到外校甚至国外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同时,在科研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研究环境,让他们能各尽所长,为他们提供知识创新的机会。注重人才的管理,对各个专家的研究特长、研究成果要有祥细的了解。使科研管理不仅仅只是充当服务的角色,而是是注重战略、组织和协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