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2013年11月18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腐败”主要是指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它是在一种相当宽泛的意义上就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学风问题与学术弊端而言的,具体体现在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资源谋取学术利益,如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可见,“学术腐败”是一种权力运作的产物,控制和防范往往需要借助于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学术失范”的词义最轻,主要指学术研究及成果发表中存在的违背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的学术偏差,如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非恶意的一稿多投等,本质上讲,是学者违背学术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过失,行为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客观原因。这种行为通过提高认识、技能训练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改善。

“学术不端”主要是指学术从业人员有意识地进行的学术违法违规行为,如抄袭剽窃、实验作假、伪注、恶意的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和“学术失范”行为最大的不同在于,“学术不端行为”不是一种客观的失误,而是一种主观上的有意行为。“学术不端”虽然不像“学术腐败”那样涉及权力关系,但它侵占他人的知识产权,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因为学术不端行为“低风险性和高收益性”的诱因,使得“学术不端行为”成为当前学术界极具危害性的普遍行为,在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学术不端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对它的判断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对它的控制就相对比较艰难。为此,笔者针对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科技论文中的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症下药,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