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关于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


2014年04月2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保持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遽扩大,学位论文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选题陈旧,创新能力不够;论证乏力,资料准备不足;结构凌乱,逻辑思维混乱;拼凑剽窃,学术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地区的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采取抽检、双盲评审等措施来应对学位论文质量日益滑坡的现状,但是治标不治本,收效并不明显。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根本提高,需要正本清源。

一、加强培养管理,明确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责任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熟悉相关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逐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力争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做出有价值的甚至是创造性的成果。最能体现这一创造性成果的便是学位论文。当前,学位论文整体水平的下滑,研究生指导教师难辞其咎:客观上,许多高校现有的导师数量不能满足快速上升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尤其是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在某些综合性大学达到了1:10、1:20,有的研究生导师名下的学生甚至超过30人,俨然一个普通本科班级的编制。

指导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指导研究生显然力不从心,也不能保证培养质量;主观上,一些研究生导师责任心淡薄,他们一味忙于自己的工作,经常外出,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心研究生学术素养、科研能力的养成。许多研究生平时很难见到导师,许多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快进入答辩程序才会腾出一点时间看学生的论文,这种状况在硕士研究生中尤其司空见惯。

研究生有一个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的渐进过程,包括独立查阅资料、搜集有用信息、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确定基本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等必要阶段。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繁琐,也同样需要导师的支持与指导:指定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目、论证选题的可行性、论文的初步撰写计划、准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答辩等一系列任务需要导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趋势,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从规范管理入手,综合考虑本学科专业现有导师的整体状况,严格控制导师招收培养研究生的人数,保证培养质量,防止研究生扩招过程中,导师指导研究生过多而导致指导缺位、降低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要求,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比如规范严格的中期检查制度),明确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直接指导责任,从论文选题、写作提纲到具体写作过程的指导修改,指导教师应当切实担负起释疑解惑的责任,培养研究生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导师可以带研究生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以开阔视野,了解高层次学术研究动态,提高他们的科研欲望。如果可能,还可以让研究生承担某一子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此外,指导教师要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要对学位论文承担完全责任,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为了从源头上抵制学位论文不规范现象,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学位申请人、学位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和学校三方签署《独创性声明》,让导师和研究生共同承担责任,有力地保证了学位论文的独创性、规范性。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二、完善答辩程序,建立学位论文的等级评定制度

尽管国务院早在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便对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在具体答辩过程中,看似规范的形式掩盖了实际操作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义上是由二级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确定、召集。而实际上多为导师本人邀集,彼此或者是关系密切的本校同事,或者是私交甚好的外单位同行,大家都对走走程序、草草过场的现象见怪不怪。有些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在答辩之前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只是草草浏览,有些明明发现论文存在着硬伤却听之任之。不然,十几位学位申请人何以会在一个小半天内悉数完成论文答辩?原本应该非常公正严肃的答辩过程被最大程度的淡化了,长此以往,这样的潜规则被研究生所知晓,注水的学位论文只能越来越多。

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就是完善答辩程序。首先,研究生培养部门可以按学科创建面向本地区(省、市)的专家库,通过随机抽取专家的方式确定学位申请人的论文评阅人,以双盲评阅的手段对学位论文进行评定,论文评阅获得通过的方可进入答辩程序;其次,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由相关系(院)负责召集,事先并不通知指导教师。这样,无论是学位申请人还是导师都不敢敷衍与懈怠,从而迫使他们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而不是依靠外部因素侥幸过关。与现在通行论文抽检的做法相比,事前的严格比事后的补救要明智许多,论文质量和水平的事前把关可以使许多不利因素都在控制之中。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学位论文的等级评定制度也是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对策。实行论文等级评定,对优秀论文给予奖励,既可以激发研究生从事选题研究的积极性,又可以对那些怀着功利性动机、学习不够努力的攻读学位者时时敲响警钟。困难的是论文等级划分的标准相对模糊,对优秀论文(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评定经常存在争议,此外,鉴于许多主客观原因,对不合格论文的认定过于谨慎,甚至迁就。如今,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有些大学在对学位论文实行等级评定时,通过论文答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匿名通讯评审等多个环节进行指标分解与量化,最后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进行全方位的等级评定,为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研究生的研究水平打分。通过认真细致的评估、认定,力图最大限度的公正、公平。在学位评定和授予问题上,对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坚决予以否决。

完善答辩程序,建立健全论文等级评定制度是一种外部制约措施。其有效性与积极意义是可预见的。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克服时时存在的人为因素。因为即使采取论文盲审、盲评的手段,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由于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导师工作量大、压力大,所以对于接收的校外论文评审任务,不可能投入太大的精力。其次,随着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圈的距离越来越小,评审专家互送人情现象难以杜绝。

三、立足论文本体,构建科学的学位论文评估标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攻读博、硕士学位的最终成果,是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集中反映。通常,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评判都是通过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新意或是填补某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观点是否独到鲜明、研究方法是否缜密有效、论证考据是否严谨、行文是否规范流畅等宽泛的角度进行考察、评估、衡量。一些科学的、细化的评价指标还没有建立和明确。由于没有建构起科学完善且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的论文评估过程中便会经常出现主观差异性,甚至对同一篇论文的评价会有完全相反的意见。

目前,这种状况开始得到关注与重视,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始考虑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更加公正合理地开展学位论文的评估。2005年4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第三次学术委员会
扩大会议讨论修订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规范与评判参考原则》,对制定参考原则的必要性、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内涵界定、博士论文的选题要求、学位论文的参考结构、论文的评判标准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评判的参考原则中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论文分成7类进行具体考察,分类细致,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这一参考原则基本涉及到了博士学位论文各个层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判断、评价的尺度相对比较好把握,对评审专家在认定论文能否达到博士学位的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尤其是对于认定不通过的学位论文,这样才参照标准容易被多数专家所接受。比如“静态议题已经被研究过。动态也研究过”、“采用公开资料”、“方法没有创新”、“结论自然是已经有过的”等参考指标容易捕捉与认定,相对避免了许多主观因素。同时,这样的参考标准也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等级评定提供了具体的评价依据。类似的评判标准一经确立,就应该按照具体的指标进行评判。同时,这样的标准不仅仅是送达给专家评阅的尺度,更应该作为研究生本人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需要注意和遵循的指南。

其实,在自然科学诸多学科中确立论文评价的标准并不太困难。问题是如何解决人文科学的论文评价标准与指标。比如,在支持研究生的创新选题的同时,如何解决选题中出现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论文选题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具体的评估标准中如何处理风险性的创新选题与建立相应机制的关系等。此外,人文学科(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等学科)学位论文评估过程中,由于学术流派之争或者门户之见或其它原因,经常出现故意打低分的现象,这些问题似乎在短期内都比较难克服,需要慢慢积累经验。

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位授予质量。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在一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膨胀期,加强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对学位论文答辩的过程、学位授予的标准、优秀论文评审等进行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无论如何,我们要守住我们的底线,这条底线就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学位论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