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论文写作关键点研究


2014年05月22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近十多年来,有关“论文写作”的文章,著作不胜其多,遗憾的是这些理论文章大多属于“知识型体系”的范畴,而这种所谓的“知识”,又表现为经院式的繁琐考证,隔靴搔痒式的分析阐释,因此缺乏实用价值。以主题提炼为例,在任何论文写作理论著述中,主题提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传统写作理论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往往着眼于对主题的定义、特征、要求等方面的分析论述,抑或分析一番主题产生的过程等,而这些所谓的理论,明显缺乏实用性。因为学习者最终要解决的是究竟如何使“立意新颖深刻”的问题,既指出一条如何使主题达到“新颖深刻”的有效途径,而不是简单的传授这种所谓的“知识”。这种所谓的“知识”对于提高实际写作水平,其作用微忽甚微,即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文首先就论文的选题和如何确立论点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在论文选题和立论中,“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其内涵包括:

一、是否具有理论建设意义;

二、是否具有指导实践价值。

之所以强调上述内容,是因为:

(一)学术研究本身特点的规范

学术研究的特点是对研究对象的价值的发现。发现本身包含创造、创新。它必须或具有理论建设意义(对研究对象所属的理论领域或该理论体系有新的补充,使这一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或具有指导实践价值(有较明显的社会实用性)。不具备上述价值的学术论文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已经自觉的放弃了许多可研究但于事无补的选题。国内众多的学术刊物中,古代方面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少见的事实似乎说明着这样一种学术趋向:学术研究的整体视觉越发重视当代性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强化“意义”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把研究视角重点转移到那些既有理论建设意义,又有指导实践价值的“发现”上来,使学术论文,即使是写古代的,也能成为对今天甚至将来有用的论文。如何“发现”论题的价值和意义呢?这是大多数论文写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论文写作的关健之一。

论题它是在分析、研究其他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以孙绍振老师的5文学创作论6为例,在他的文章中有一段文字:论风格与作家关系。其观点的形成就是从众人都认可的常识中来。关于风格与作家的关系,理论和创作界不仅很熟悉,而且几乎是将它作为一个常识来认识和实践的,那就是:“风格即人”。面对理论界和创作界的这种共识,孙绍振老师以作家兼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研究这个问题既有理论建设意义,又有指导实践的价值。他选择了这样的论题:“风格和人的统一性与矛盾性”。他论证了这样的论点:作品风格和作家自我的统一性是有限的,作品风格与作家自我的矛盾性是普遍的。

但是,要求所有的论文都具备“意义”的两种内涵并不容易,也不客观。有些文章只具有理论建设意义,有些文章只具有实践意义,或者二者皆具但各有侧重,只要写得有深度、有新度仍是好论文。然而,有些论文的作者常常写一些既无基本理论建设意义,又无指导实践价值的观点的平庸且与世无补的文章。请看下面这篇发表在某省级成人教育刊物上的一篇论文:

成人中专质量之我见

评价教学质量,不能单看学生的考分,而要从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等方面全面衡量。从我县党校办的中专班看,笔者认为学员的质量是高的。

从政治上看。党校中专班学员都是国家干部,有的还是担负着一定职务的领导,且大都是党员,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的政治路线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从思想上看。他们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体会。通过两年的比较系统的学习,他们能够以此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组织纪律性上看。他们原来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所以能遵纪守法,团结同志,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处处起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199”年5月,我校88届25位学员听从县委的分配,全部深入到一个镇做计划生育工作。他们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宣传人口政策,现身说法,使这个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提前完成年度计划。镇党委和政府称赞他们是一支能打硬仗的突击队。

从学习方面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因十年文革而中断学习机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悬殊大,记忆力强弱不一,大多数人又有家庭负担,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学完中专十八门课程,是很不容易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党校中专班的主要课程,又是由省教委统一命题抽统考的,并由省教委统一改卷。虽然难度大,但是他们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热情,虚心求教,互助互学,他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如期毕业了!

现在,学员们既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理论知识,真是如虎添翼。从已毕业的两个班73名学员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同志担任正副级职务,独挡一面,取得阶段性成绩,其他同志,也都是各自单位的骨干。组织部门的反馈也是令人满意的)党校毕业的学员好用!

看教学质量,主要看学生出来后的工作实践的表现,学员们在社会实践中,已作出并将继续作出回答——成人中专的教学质量不会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分析:

首先,我们认为该文没有理论建设意义。论题与论文材料不统一。论题告诉读者,文章所面对的是全国成人中专,而论文中却只谈某个县的一所党校中专学校。而且材料也无法说明论题所包含的“理论”问题,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使文章缺乏理论意义。

其次,我们认为该文没有实践指导意义。所确立的论点不符合辩证法精神。本文的论点是:成人中专的教学质量是高的。它并没有辩证的指出,成人中专的教学质量,既有高的表现,又有不高的有待于改正的地方。论据没有反例,论证又采用典型的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式论证方法,论文过程简单浅薄,缺乏辩证分析。因此,它不仅没有指导实践的正确意义,甚至还可能产生不良的误导,使有关方面不仅没能充分意识到成人中专教育存在的问题,而且还会沾沾自喜,忽视改革,贻误工作。

那么,要使这篇论文的论题有“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运思:

1.论述成人中专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成人中专存在的重要性;

2.论述成人中专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办好成人中专,发展成人中专。

3.把成人中专教学质量问题提高到理论高度,用辩证法思想分析它,总结它,为今后的成人中专教学提供新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

要使这篇论文有深度,作者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运思上下功夫:

1.收集全国成人中专教学质量情况。如果不改题目或者不对题目加以限制,文章论述的范围就必须涉及全国。至少要有几个省或几个不同系统的成人中专学校的有关材料。

2.实事求是的分析教学质量。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行分析,不能一味说好,不足之处也要分析出来。还可以采用比较法:可与全日制中专教学质量比;可与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成人中专比。

3.要用发展的眼光作总结性评价。文章的论点应当在:成人中专教学质量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高;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成形。

综上所述,一篇论文有无价值,首先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意义”。否则,文章的写作就是低层次的,就会停留在平庸、无价值的水平上,同时,“意义”的载体)))段落、层次、语言,也不容忽视,它所形成论点被论据说明着,也被论证分析着,如果论文的论题很有“意义”,但没有很全面的论据、正确的论证方法,那么它的“意义”同样无法被人接受,无法表现它的价值,这就面临着论文写作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论证的结构形式是否恰当,论证的方法是否严密。

在所有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心里都有一原则性的模式:先立论点,次依论点需要选择论据,再对论据和论点的联系作应该性的证明。这种模式始于陈望道1922年著的5作文法讲义6。然而,实际写作过程中,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者的关系从来就是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文章,它可以演绎出不同的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辨出论文的高下、深浅。以下就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略作分析,其孰优孰略不辨自明。

三段论式

先看一例子:有一篇题为5散文本质论6的论文,它的提纲

1.立下论点:“散文最富本质意义的东西即崇散尚真”。

2.散文是“崇散的”

3.散文是“尚真”的

4.综上所述:散文的本质是“崇散尚真”分析:

文章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只要立下论点,作者思维集中在为论点寻找论据,而论据的搜集,类属上,可从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入手;时间上,可从古代和现代或当代入手;论据价值上,以能证明论点的正确与否为标准,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全部可用,凡是不符合标准的,全部排斥。由于篇幅有限,符合论点内涵的论据很多,于是就选择名家的,或是典型的。

三段论式的论证是演绎法的论证,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而结论本来就存在在大前提的概念之中,三段论仅仅在于把它揭示出来,明确起来。因此,它不能产生创造,只能作旧有知识的论证工具。笛卡尔说过:“在逻辑方面,三段论只能用来向别人说明已知的事物,而不能用来求知这些东西。”

三段论式论证的逻辑运用主要是形式逻辑。而形式逻辑是初级阶段。它的三个重要命题是排中率,矛盾律,同一律。其中排中律规定对事物的判定、评价,只能以两极为基准,它强调、追求事物的绝对明确性、精确性、不得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用它论证一种观点,经常出现这样的毛病,凡是对所要论证的论点不利的论据,全遭排斥,这就使这种论证常常产生以下毛病:

1.客观生活中,许多事物、许多问题无法用是或非,肯定或否定,好或坏这样非此即彼的简单的判定就能解决。因此,用这种论证方法去论述一个问题,常常将复杂事物简单化。

2.所论证的论点如果是正确的,论证无法解释和说明这种正确论点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无助于我们从中找出新事物,得到新知识;所论证的论点如果是错误的,那么,三段论式论证便自然而然的成为论证的传播错误的工具,不仅无法揭示其错误,相反,还会使这种错误理论化。

简单逻辑辩证式

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其论证遵循如下的模式:

开头)正向思维

中间)反向思维

结尾)辩证思维

文章举例:

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有三种观点,一种是,美是主观的;第二种是,美是客观的;第三种是,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文学创作界曾经掀起寻“根”热潮,第一种论点是,“根”在传统文化中;第二种论点是,“根”在当代生活里;第三种论点是,“根”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互溶互补间。

对于传统文化,也是三种见解:全盘否定;全盘肯定;既批判又继承。

这种论证方式,与三段论证相比,有其进步的地方,因为在这样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不是先出现,然后简单的根据论点选择论据,而是表现为立论与驳论相互补充的论证,作者在自己论点确立之前,至少有两种作者不满意彼此互相对立的观点,经过批评和分析之后,作者再展开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即将双方可肯定的部分综合起来“全面肯定”,或者将双方可否定因素综合起来“正确”否定。这个过程无疑包含着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精神。其优点,既符合事物的内在属性,又符合人类思维认识的总体规则,有利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其缺陷:表现为这种论证只是在一种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而不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它只是在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这两级思维运动的成果内各取一部分进行简单相加的结果。

例如:“美既是主观又是客观的”这一论点就是在一个平面内,对“美是主观的”和“美是客观的”两个相悖观点的简单相加。表面上看,似乎运用了辩证法的思想,其实却是,既没有抓住事物内部的本质,又没有在发展的基础上去综合,因此这不是真正建立在辩证逻辑科学基础上论证,它只是简单的辩证逻辑论证,真正的辩证逻辑论证,应当是论点在不断被分析中逐层深入的论证。

复杂逻辑辩证式

辩证逻辑是高级逻辑。高级,只是相对形式逻辑而言,辩证逻辑并非摈弃形式逻辑,它的发展离不开形式逻辑的基础与参照作用,正是因为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只是反映事物的部分属性,辩证逻辑才在创造思维的促动中以触及事务本质、推动认识深化为使命而诞生。在论证过程中,其具体如何表现,以下举例说明:

还是以孙绍振老师的论题“风格和人的统一性与矛盾性”为例。他论证这样的论点:作品风格和作家自我的统一性是有限,作品风格与作家自我的矛盾性是普遍的。在论证过程中,其运思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分析布封与马克思对“风格即人”的不同意见。因为“风格即人”是法国作家布封首先提出来的,追根溯源,应当作为靶子。接下来,他发现马克思曾经引用过布封的这句话,但是,意思与布封不同,而这不同的意思可以支持他的论点,所以,把它写出来加以分析,并在分析中,点出布封这句名言有毛病。

其次,分析“风格即人”)风格和人的统一性的合理性。这观点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共识,是因为它具有一定道理。既然如此,首先应当肯定它,肯定它,是为了下面更有说服力的否定它。这是欲抑先扬的表述手法,它能充分体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於是,促成这样一段话:“风格即人”,把作家的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作家人格之间的统一做了充分的强调,这自然是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因为文学形象不但再现生活,而且表现自我,如果这个自我的人格卑下,气质平庸,才学枯窘,那么此人的文章一般说,格调不高。接着,他引用古代文论权威刘勰的观点作为理论论据,指出:作家的自我、作家的人格与作品的风格是有统一性的。

第三,指出作家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人格间的统一性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第四,指出作家自我与作品的风格不相统一是普遍的事实。论文中这么说:“作家的自我固然与作品的风格有统一性,但统一性并不是问题的本质,而是现象。如果与本质永远是统一的,任何科学的研究便都是多余的了。作家自我与作品风格的矛盾,如果不是一种普遍存在,那么,作品的风格创造就象母鸭下蛋那样非常容易的事了。事实上,作家的自我与作品的风格不相统一的情况是一种普遍的事实。”接着,列举了许多有利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说明“文不如其人”、“风格不等于人”的客观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并以此鼓励作家,尽可能的拓展表现自我的空间,以创造多样性的风格。

这篇论文中,论题的“意义”的发现和论证,它不仅具有理论建设意义)它冲积着理论界似乎已经定型了的看法,具有突破性、创造性意义,而且有明显的指导实践的价值)他提醒作家,不要将对某种风格的追求当着一辈子的事业。作品的风格应当是不断创新的。只有具备“创见”,文章的理论建设意义和指导实践的价值才能真正名符其实。

综上所述,学术论文的写作,关键在于深刻和正确的见解。见解含义有二:一、指论点意义的见解,二、指论证意义的见解。论点意义的确立是前提、关健,而论证的意义就是把有意义的论点用合适的语言形式外化,是论点的基础、依据。同时,在论证的过程中,常常发生这种情况,论文写完之后,文章的论点可能比之前的预定论点更周密、更深刻,论点在论证过程中深化了。这就说明论证方法的选择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