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反思


2015年04月14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针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一些本科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本科层次高等院校学生受生源、学制、教学模式、教学特点、教学管理因素的制约不宜写作毕业论文,建议本科院校以毕业技能鉴定代替毕业论文,以适应本科教育双证书特点和社会对本科人才素质的需要”。“目前,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背离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取消毕业论文,代之以现场职业技能考核,才能使毕业环节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要紧密结合,实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更多的本科教育工作者把毕业论文看作大学生的“最后一课”,整个大学学习的一次检验,也是最后一次训练,在客观认识到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坚持认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毕业论文是本科高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重要测评,也是对本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重要评估”。因此,主张针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从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和质量。

笔者认为,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是以职业技能鉴定或者考核取而代之,还是在采取措施对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应该在充分剖析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教学模式以及本科学生就业岗位(群)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决定。

1、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指出:“本科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 号)的界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以下简称“教育部〔2006〕16 号文”)再次申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立类型设置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独特性,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显然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定位。

2、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第一线”的、应用性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真正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科教学在内容上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模式上,教育部〔2006〕16 号文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突出了工作过程,是本科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本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将“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模式。传统的毕业论文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忽视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与职业岗位结合不够密切,难以融入本科的灵活多样、具有创新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本科教学模式中。

3、本科学生就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在“第一线”和“应用性”,那么,本科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必然集中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基层岗位,其所需的职业能力和技能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各种事务或者问题,是应用性、操作性能力和技能。与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不同。传统毕业论文定位在“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显然偏离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超出了本科学生的能力,背离了本科教育的评价标准。

综上,笔者认为,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本科学生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三个方面考量,本科学生作为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职业岗位通常不需要其具备对专业理论、实践或者技术领域的深层前沿问题进行科研的能力,但是却需要其具有一种捕捉、理解、归纳、概括、总结、提炼、分析和运用专业成果的能力,需要对专业理论或者技术问题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技巧,因此,结合专业,对本科学生进行这种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本科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文字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这种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素质和能力的训练,但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而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理论、实践或者技术领域成果的捕捉、理解、归纳、概括、总结、提炼、分析和运用能力,突出的是“应用性”、“实践性”能力培养。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环节设置专业写作能力训练科目是必要的,它可以进一步提高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