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研究生学术品质对硕士论文质量的影响


2015年04月2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为了更多地培养高层次人才,适应我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与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从2000年开始,我国大力扩招研究生,在研究性大学的旗号下,一些学校、一些专业研究生的数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本科生。2008年以来,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也使得鼓励考研成为政府缓解就业压力、暂避就业风险的重要手段。这就进一步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所带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也不断显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质量问题。加之专业型研究生的扩招,学术型研究生的减少,硕士论文质量问题就更加凸显。而这一问题又与研究生的学术品质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与学术品质概述

近几年来,为了检查、督促、保证硕士论文的质量,各个省的教育主管部门都普遍实施了硕士生毕业论文的抽检制度,定期抽检各个学校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结果显示,研究生硕士论文的整体质量并不是很高,其中理工类略好于文史类,且不少学校的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湖南省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样检查评审结果汇总情况显示,A等硕士论文从2℅到34℅不等,其中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分别为30.8℅和33.3℅,这两所大学都是理工类院校。本次在14所院校抽取的36篇硕士论文中,A等硕士论文只占8.4℅,B等硕士论文占65.2℅,C等硕士论文占25.7℅,D等硕士论文占0.7℅。这些是在基本合格的硕士论文中进行的统计,还有一些硕士论文并没有通过学校的考核而直接留级重新撰写,这部分研究生也占一定的比例。南京某高校某专业22名研究生中,就有两名研究生直接推迟答辩。因此,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不高有着诸多原因:第一,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大,使得研究生心理浮躁、对学术研究本身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安心地在学校里搞科研、做学问,而是千方百计地找机会锻炼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从而影响硕士论文的写作质量;第二,学术氛围恶劣,即便是知名学者也存在着抄袭他人成果的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某些研究生导师不能以身作则,没有起到良好的“以身示范”的作用,使得研究生缺乏榜样,不太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对硕士论文采取应付的态度;第三,研究生多是从校园到校园,没有深入社会亲身实践的经验,理论脱离实际生活,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际效用差;第四,高校扩招已经使研究生教育成了“平民”教育,研究生不再是过去的精英,在借鉴他人成果时,很难有所超越和创新,导致内容上的简单和重复。第五,研究生选择读研的功利和无奈心态。从个人特质来看,很多研究生并不适合读研究生,但是本科毕业后没有找到好的工作,无奈选择读研,读研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因而在研究生的认知中少了一种对知识、对学术的纯粹和热忱。

以上所有这些影响硕士论文质量的因素,都渗透着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研究生的学术品质。所谓学术品质,就是一个人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遵守的基本道德、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术道德、学术兴趣、学术信念、学术敏感度和批判性等。如果一个研究生的学术品质良好,就可以克服上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都能正确对待各种利益问题,分清主次,从而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态度严谨地潜心研究、开拓创新;保证在面对各种学术困难或学术诱惑时都能以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制和克服,从而见微知著的善于发现问题和理智聪慧的解决问题;在上述基础上,使每个研究生最终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高质量的硕士论文,取得学术的光环,为未来事业的起步、腾飞及幸福生活的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硕士论文质量的主要学术品质

如前所述,影响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的主要学术品质因素包括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学术兴趣、学术信念、学术敏感性和学术批判性等等。其中学术道德是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从事硕士论文写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学术兴趣是引导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心理基础因素;学术信念是支撑研究生能够很好完成硕士论文的心理动力;学术敏感性和批判性是激发研究生学术创造灵感和火花并在前人学术成就基础上开拓创新的重要心理因素。

(一)学术兴趣是硕士论文质量的基础保证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人内心不竭的起始动力,会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在发生兴趣的同时伴有对该事物满意、愉快、振奋等肯定性情绪。在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写作中,学术兴趣是第一要素,只有具有对学术的热忱才能焕发出创作的生命力。学术兴趣同时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认知,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学术研究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表现在学术兴趣通常会成为自我认知的领路人,引导研究生进行自我素质和学术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在学术兴趣的引导下,研究生就能以饱满的激情明确学术目标和思路,并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不断碰擦出学术的火花,以更好地完成硕士论文。对学术研究的认知表现在学术兴趣能够使研究生正确看待学术研究的抽象性和枯燥性。研究生如果具备饱满的学术兴趣,就能够使其度过学术研究“瓶颈”期由于学术研究的抽象、枯燥所带来的自我挫败感和消沉情绪,并克服种种困难,跨越学术的障碍,最终取得成功并获得成就感。

(二)学术信念是硕士论文质量的关键保证

学术信念包含两方面,一是学术道德,二是学术理想。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是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的根本性保证,缺少了学术道德,学术也就失去其自身的意义。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坚持真理、尊重科学、严谨学风、勇于创造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因素。学术道德主要包括:不抄袭、不做假、不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不伪造注释、不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不打压他人等等。学术理想是指研究生在学术水平、能力方面所要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正确的学术理想能够使研究生保持对高质量的硕士论文的积极认同,并将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为自我提升的一个必要阶段,从而克服所有消极情感的影响,最终出色地完成硕士论文。学术理想如果不正确,就会使研究生对硕士论文的写作不重视、敷衍了事,甚至为完成论文不惜抄袭和窜改他人成果,缺乏基本的学术道德和责任感。需要注意的是,硕士论文不仅是对研究生学业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研究生真才实学的一个考验,在此过程中,每个研究生都可以通过对一些困惑的思考、难度的跨越、大胆的挑战而获得更多的有益于个人发展的良好品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正确的学术信念,正确的学术信念是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的关键保证。

(三)学术敏感性和批判性是硕士论文质量的创新保证

研究生的学术敏感性对于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敏感性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能使研究生见微知著、用敏锐的洞察力观察思考,并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根源,使分析和阐述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在研究生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心理因素,它是创新的源泉,是硕士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因素。而想象力与学术敏感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术敏感性推动着研究生想象力的提高,而想象力的提高又反过来增强研究生的学术敏感性,从而更好地通过实践将思想付诸行动,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在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研究生要想使所写硕士论文有所创新,除了要具有学术敏感性外,还必须具有批判性精神或质疑精神。而批判性精神或质疑精神是建立在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的基础上的,如果一味地迷信权威、盲从书本,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创新。当然,批判性精神和质疑精神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在提出批判或质疑的时候,一定要对所批判或质疑的对象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思考,切忌瞎批判和乱质疑。

三、培养研究生良好学术品质的方法和路径

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品质理应成为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我们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外部学术环境的改善来影响、渲染和熏陶研究生的学术品质。第一,要规范、健全学术奖惩制度。对于有卓越贡献的学者要给予大力的奖赏,奖赏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于弄虚作假的学者要给予严厉惩处。第二,对一些不太规范的期刊编辑部要予以行业整顿。现在有许多杂志社编辑,并不完全看重学术论文的质量,把期刊变成圈钱的工具,使得某些急功轻利、论文质量并不是很高的学者有了可乘之机,对于这样的杂志相关主管部门应该予以坚决取消。

这样从源头上解决学术腐败问题,使学者能够真正在学术研究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品质。第三,打击学术霸权,倡导学术自由。每个学者由于其成长环境、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权威的学术单位首先必须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取得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应当放下架子与他人进行积极而自由的学术探讨,只有在积极而自由的学术探讨氛围内才能更进一步接近真理、接近本质。第四,努力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道德能够有效保证学者不弄虚作假,不抄袭他人成果,维持学术界致知格物、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从而保证学术研究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新的发展。通过上述学术外部氛围的营造,研究生就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地搞学术研究,在探求新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本着诚信的品质和信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个自由的学术殿堂里实现思想的升华和学术能力的提升。

(二)不断进行学术生活实践

目前,很多研究生的求职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某高校一位研究生说: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可是工作的时候老板却说,上学的时候你就只顾读书了吗?这貌似是一个相互悖反的命题,但却体现出研究生缺乏学术生活实践的问题。生活是学术活动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任何学术活动都会失去其生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学术生活实践,使研究生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学术品质。第一,引导研究生学会学术生活思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相对于本科生而言,讲究的是“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而学习和研究能力提升的根本前提是研究生的学术生活思维的培育。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研究生的学术生活思维加以引导和激发,鼓励研究生学会站在“生活”的立场来审视学术理论;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研究生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善于质疑、善于发现、善于反思,并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激发出学术灵感。第二,指导研究生参与学术生活实践。理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产生力量,研究生导师在引导研究生学会学术生活思维的同时要适时创设生活实践场景,创设生活实践条件,注重在实践中的科学引导和启发,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创新思维的培育和发现。第三,培育研究生养成学术生活习惯。思维和实践的结合只有在自由自主的心境中方可发挥其持久的魅力和功效。而自由自主的心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在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育研究生的学术生活习惯,在遵循“知、情、意、信、行”的心理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研究生在心灵深处到达“寓思于乐”的学习境界,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生活实践品质和学术实践品质。

(三)切实加强个人学术品质修养

研究生的个人学术品质修养是研究生硕士论文质量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学术品质修养是指学术研究主体在学术道德意识、学术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个社会通行的学术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加强研究生的个人学术品质修养必须做到:第一,要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技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在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上下苦功夫,将学术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夯实本领、以过硬的学术研究能力奠定职业基础、以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迎接社会对人才的考验。这就要求研究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认真读书、扎实实验和潜心研究,努力培养自身坚韧的毅力和克制能力,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背离学术道德为耻。

第二,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信念。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也是可以引导的。这就需要导师要善于根据研究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帮助研究生迅速准确地进行兴趣定位。学术信念体现的是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一种执着和热忱,它包含着真诚、勇敢、执着、坚忍、求真务实等方面。每个研究生都要确立学术研究是为了通过优秀学术论文的研究与写作,掌握科学的学术方法、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不断追求学术真谛和社会真理的过程的信念。此外,示范与言传身教也是学术信念养成的重要方法。第三,要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批判性。学术敏感性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磨砺的过程,需要积累和阅读,需要引导和启迪,需要交流和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需要参与,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要善于用发问的语气引导研究生对某个或者某些问题的思考,而不是直接表态或者介入个人的倾向性。学术批判性就是要对一些理论和观点保持距离感,要多角度思考,在质疑中确认正确性和合理性。

总之,研究生学术品质是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我们要优化学术环境,把学问还原成生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研究生个人学术品质的培养,使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专业研究、专业实践和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中养成勤奋刻苦、严谨自律、诚实有信、心理和谐、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品质,从而为全面提升硕士论文质量、为未来更好地从事相关职业方面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