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常用学位论文评审方法的优缺点


2015年06月09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1.传统意义上的评审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评审方法是指由学位申请者所在学院或学科确定评审专家名单,由答辩秘书安排送审。在实际操作中,评审专家名单通常由导师来确定。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在于:

(1)操作性强。由学院或学科来确定评审专家名单并不容易实现,因为虽然研究生属于学院或者学科来管理,但是真正了解其论文研究方向及涉及具体领域的是导师,由导师来确定专家名单方便可行。

(2)易于聘请合适的专家。导师对其同事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熟悉,因此在聘请评审专家时,可以比较准确地找到在该领域真正有造诣的专家,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评审意见。

然而,这种评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和论证,暴露出了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弊端:

(1)导师一般聘请熟识或有学术往来的专家,因此评审专家一般会做出高于学位论文实际水平的评价,这不利于对学位论文的监督,淘汰制也就更无法实现。

(2)导师所认识的专家有限,由导师来确定评审专家名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复性。如果该导师指导的所有研究生,在进行论文评审时都聘请相同的专家,必然造成评审意见的片面性,即不能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也不能反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

2.“盲评”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高校都针对论文评审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盲评”的方法。“盲评”分为“单盲”和"双盲"。“单盲”是指所聘请的评审专家名单对学位申请者及其导师保密,而“双盲”还包括学位论文的作者及相关个人信息对评审专家保密。具体操作分为两种情况。

(1)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将学位论文寄给其它高校研究生院,再由对方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将论文派发给本校相关专业的专家。

(2)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自行建立专家库,根据专家库将学位论文寄给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这两种方法在客观上增加了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具体优势表现在:

(1)避免了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影响。调研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某高校将同一份博士学位论文按匿名和非匿名两个版本先后寄给了同一个专家,但是收到的返回评审意见却完全不同:非匿名评审的论文评审意见为“通过”,而匿名评审的论文评审意见却为“不通过”。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对学位论文给出高于实际水平的评价并非评审专家的本意,只是碍于关系和人情。而“盲评”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增加了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2)对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具有督促作用。学校长期采用传统的评审方法,使得学位申请者认为送审只是流于形式,真正不通过的比例极小,这对其完成学位论文不能起到督促作用。而“盲评”则对学位申请者具有威慑作用,他们事先并不知道送审专家名单,因此,“不通过”的比例会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学位申请者会在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端正态度,提高重视程度,从而促进高水平学位论文的产生。

(3)有利于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评审过程中更多加入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通过对评审意见的统计、分析和整合,可以及时发现研究生在论文阶段的普遍问题,从而更直接、更有效地找到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方法。

调研的结果表明:采用“盲评”的高校收到的评审意见普遍比以前要客观得多,不同专家所给评价之间的差距缩小了,评审意见为“不通过”或“修改论文后答辩”的比例升高,更有学位申请者延期答辩进一步完善论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盲评工作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具体表现在:

(1)盲评工作的立足点不正确。正如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周其凤院士在天津大学作报告时所讲的:盲评工作本身就是建立在对学位申请者、导师及评审人不信任的基础上。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作用,但长远来看,不能作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手段。

(2)增加了评审的中间环节。由于加入了管理部门的活动,也就增加了学位论文评审的中间环节,专家评审论文的时间相对缩短。因此评审的科学性、权威性打了折扣o

(3)成本较高。通过调研发现,采用盲评的高校一般都由研究生院负担评审费和邮寄费。目前花费较高,从长远来看,如此高的花费对研究生院来说是难以负担的。

(4)专家积极性不高。由高校管理部门直接面对对方学校研究生院或者专家的模式,缺乏联系性和约束性,因此专家评审积极性不高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3.国际化评审

为了保证评审意见的广泛性和公正性,一些高校在国家重点学科专业点尝试进行国际化评审,即通过一定的方法,选取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将其送至国外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在于:(1)充分发挥国外同行专家的作用,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提高学位论文水平。(2)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内研究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但是,国际化评审在实施上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评审时间过长,费用过高,选聘合适的国外专家比较困难,学位论文必须用外文撰写等等,因此,要想使国际化评审达到预期的效果,并能大面积推广,还需建立一系列的配套保障体制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