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人署名制的目的和意义


2015年08月2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科技期刊是由多篇论文按照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意图,经编辑加工,按照一定的格式汇编而成的有机整体。其质量应由专职责任编辑、主编、特约审稿人(编委)以及论文作者共同负责。所谓“文责自负”就是指论文的作者应对其撰写的论文内容负责;责任编辑之所以称“责任编辑”,就是表明要对其编辑的整期刊物质量负责,主编对整个期刊总体质量更是责无旁贷;而特约审稿人在科技期刊的“三审制”中担负着对稿件内容进行专业鉴审的重要责任,是审稿的关键环节,理应担负相应的责任。

责任的表明和约束有多种形式,而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最简便易行的措施就是署名。按有关规定和惯例,在科技期刊的相关责任者中,各篇论文有作者的署名,刊物主编及责任编辑依GB/T3179—1992《科技学术期刊编排格式》必须有署名,其中,责任编辑的署名方式有待进一步规范,而唯独作为审稿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特约审稿人却没有署名的做法,这是一种缺憾。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科技期刊所发表论文的末尾应有审稿人署名。其目的和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明审稿责任。审稿专家对经过其鉴审后发表的论文在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或实用性等方面的质量负有鉴审以及建议修改的责任。审稿人公开署名有助于明确责任,增强审稿专家的责任感,有利于促使他们严把审稿关,对论文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同时避免劣质文章侥幸过关得到发表。

2)接受公众监督。审稿是审稿人、作者和编辑之间发生的社会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保证稿件的学术质量,如同其他社会规范一样,审稿也需要一种公开而且可能对当事人起到监督作用的机制。审稿人署名不仅可以使公众对审稿人的审稿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而且可以对编辑部是否恰当选择审稿人进行公开监督。此外,也使审稿人只有在确有把握能够对稿件质量和水平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准确鉴定时才会接受

审稿请求,而对自认为难以胜任评审的稿件拒审,以避免审稿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增强审稿专家的荣誉感。由于编辑部选择审稿人必须对其学术资格进行审查,审稿人也大都是在专业或学科领域内具有相当水平和影响的专家;因此,审稿人公开署名不仅是表示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尊重,而且是对他们学术荣誉的一种肯定,同时,也会促使审稿人严肃、认真、公正地评审每一篇稿件,以自觉维护其名誉。

4)显示刊物和刊社工作的水平。在科技期刊上有审稿专家署名并对其略作介绍,可以反映出该刊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的水平,显示其办刊实力,促使编辑部尽可能选择在专业或学科领域内确有影响、有建树、有水平、声誉好的专家担任审稿人,避免审稿人遴选工作的随意性。

5)利于学术交流。读者除了与作者,还可以与审稿人就论文中的有关学术问题进行更深一层、更全面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也可以向审稿人求取科研方面的帮助或协作,从而起到拓展期刊在学术交流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在科技图书尤其是重要的学术专著、专业教材以及专业系列丛书编辑出版方面,已实行了审稿人署名制,一般是在书名页或副书名页上列出主审及各审稿人名单,有的还在出版前言中详细说明各篇、章审稿人的姓名、技术职务及其工作单位。此做法值得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界借鉴。此外,某些学术期刊也在每年的最后一期(卷终期)一并列出年度内参与该刊审稿的所有专家名单,但其主要用意是向审稿专家表示感谢,由于不能将审稿专家与其评审的已刊载论文一一对应,还不能起到对审稿质量责任的约束和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