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对人文学科研究生论文中心倾向的反思


2015年09月12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当下,高校的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受到高校级别竞争攀比和研究生点申报考核的影响,在科研成果数量硬性标准引导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都以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为标准判断研究生教育质量高低,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除了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达到相关的要求外,还要求毕业研究生在获得学位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数篇专业学术论文。有些理工专业甚至要求在国外SCI、EI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这就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与理解与“论文”挂上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似乎衡量科研成果只有发论文最为便捷易行。尽管已经有部分高校取消了“挂钩”规定,但大多数高校不为所动,坚持“挂钩”并将其制度化。于是,论文直接牵动了所有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神经。对于论文发表的强烈追求,促生了人文学科研究生为论文而论文的倾向。人文学科的论文中心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

论文中心倾向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心理方面,它造成了研究生论文恐慌心理。校方以论文作为条件,对学生造成了学位施压、奖励制度施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一定的压力,有助于人的进步,但这种要求由一种压力变成了一种恐慌,就清晰地暴露了一些高校对于人文学科研究生的论文观疏导工作做得不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威胁的意味,这也反映出了有些高校急于冒进的态度。由此造成的论文恐慌,势必对学生的治学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其次,在认识方面出现了论文盲目,这给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带来了众多负面的影响。大批的人文学科研究生被论文这个硬性指标牵制,很容易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论文的目的不在于拿学位,不在于奖学金,而在于学术研究的进步。研究生们连论文的目的都没有搞清楚,写出来的东西,也往往不是以推动学术发展为第一要务。第三,在环境方面,论文中心倾向造成了学术环境的粗放。从大的层面上看,当下的中国是屈指可数的学术大国,是全世界拥有最多的学术期刊的国家之一,但质量上的粗糙,让我们远非学术强国。长此以往,这种状况不单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延误。

事实上,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在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究竟应该占什么地位,高校中存在着更像是“儒道”的对峙。一方面,一些教授认为“发表才是硬道理”,只有发表了学术论文才能很好地体现一个研究生的学术成绩。论文越多,成绩越多,成绩越多,水平越高,水平越高,学科越发展。儒家之功利与进取,可见一斑。另一方面,这种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也遭到一些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本人的质疑。一部分教授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生不适合发表论文,硕士期间,正值通读大量书目的时间,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候以功利的心态,或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写学术论文,往往不得精深。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推动学科的发展,反而使学科长期地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与徘徊中。故欲要写论文,须好好地打基础,等博士时候,再发表不迟,一派欲上而先下,欲先而后之的道家作风。不同学科,观点也不相同。比如,据笔者在东北一高校的调查,历史、语言学科教授和文学学科教授持针锋相对的观点。遗憾的是,教授们的争论归争论,教育行政部门仍旧以论文中心观制定政策。

那么,如何解决研究生的论文中心倾向带来的弊端呢?笔者认为:

第一,要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校正。首先是理性的疏导。一个研究生,经过二到三年的认真学习,是有能力发表一篇甚至几篇学术论文的,但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发论文的时限上,高校要根据所属专业方向和学生个人科研能力酌情考量。要让学生明白,论文是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独创性结论,是为学术的发展而服务的,而不是获得学位的硬性指标、拿奖学金的头号筹码,论文中心应该调整为以学术科研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学校需要适当调整相关的政策,严格审查每个培养人的培养计划与科研任务计划,把研究生的科研培养放在首位,论文发表要和科研进度相吻合,而不是冒进或停滞。这样的例子已经出现,“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将硬性的挂钩制改为鼓励学生开展科研”,目的就是让论文为科研服务,为学科的发展服务,而不是相反。其次是专业的疏导。应该就论文的本体及方法论为研究生作细致的讲解和阐述,让研究生明白什么是论文、论文的目的和方法论等问题。对于不同专业,高校要避免全校一盘棋的粗大作风,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科研方法论”教研组。大连大学党委书记赵亚平在接受《光明日报》专访时提出:“大学文化建设的要点之二,就是要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工作习惯。”同时,“重点形成发展、改革、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定式,要让‘改革、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成为指导一切工作、思考一切问题的思维定式和心理倾向”,这段话恰恰给“科研方法论教研组”提供了启发。方法论的教研组,应该由熟悉本学科的教师组成,加上本单位或者外单位成果丰硕的专业内学者作为顾问。这样的研究机构要有自己的论文集或者杂志,哪怕仅仅是在校内发行,定期地、专业地、比较地、系统地阐释这些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只要延续下去,方法论的传统一经建立,改善的就绝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人文学科的健康走向。“科研方法论教研组”为论文的创作注入了理性的思维模式。

第二,在态度上进行改造。研究生入学伊始,每个学校都会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课程,有选修的,也有必修的。学校的安排,大多都是基于对学科发展做出的科学的安排,就像营养的调配一样。但是对学生而言,却并不是爱好每个科目,偏科的学生在高校里是颇为常见的。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在面对不喜欢科目的作业时,有些学生习惯于应付差事,并无学术研究态度可言。长此以往,对于学校的专业技能调控,是大为不利的。同样,即便学生们对于所有的科目钟爱有加,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也难免急躁。要完全克服这些弊病,恐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直观地讲,小小的鼓励也许会刺激良性发展。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术刊物,诸如校报之类,这为刺激人文学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论文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有关学术部门每学期期末给每个任课老师一个名额,用以奖励那些出色完成作业的同学,把经过整理达到发表水平的作业论文发表在学报上。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能动性在发表论文的拉动下,会空前地高涨,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对待科目作业,精心撰写期末论文,把作业当成投稿来做,于是学术氛围自然就形成了,同学们得到了发表的机会,不必再为论文发表所累。这就有效地克服了论文中心倾向的论文盲目性。

第三,引导合作与交流。人文学科,是思想的学科,同样也意味着互动与合作。人文精神的进步,总是需要正面的、反面的、平面的、交叉的声音来扩展思维的。而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无论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理论掌握上,都很难构建起独立的学术框架,所以,在课堂之余更需要一种学术的交流。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专业不一样,性格也不同,有些人对于学术的交流还持有一种比较羞涩和矜持的态度,这个时候,学校就应该有序地组织起一种人文学科的谈话沙龙,有固定的地点和开放时间,而内容和目的就在于交流以及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为学科发展推波助澜。赵亚平先生曾经说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分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一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环境。”与以交流为目的的谈话沙龙并立的,就是跨学科合作的课题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并非教授们操持的各种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课题,而是同学们通过交流而自发组成的跨学科“校级合作课题”。当谈话沙龙中的来自不同的人文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们同时对某一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高校就有义务为同学们构搭一个载体。这种文化载体,“表达了先进的大学精神、现代文化模式,是求实文化理念的外在形式”,可以称之为“模拟课题审批组”。同学们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向审批组上交课题申报书,名虽模拟,实为全真。同学们以全真的形式,认真地操作每一个课题申报程序,合格者将得到审批组的立项、审批和小额项目基金。这样的话,一来刺激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二来严格的程序,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学生们认真地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甚至发表出版,结集出书。虽然项目是模拟的,但是带来的成果和进步却是真实的,最后,这样积极与热情的态度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作为人文学科研究生评比奖学金和求职的资本。综上所述,高校对于克服论文中心倾向的种种弊端,应该更多地提供一些刺激学生科研能动性的学术环境。

人文学科,它不仅仅只是一门学问,而是牵引着时代思想发展脉搏的指针。随着时光的流转,人文学科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精彩的景象,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对当下人文学科研究生论文中心倾向的反思,对非理性化倾向的匡正,正是为了让人文学科更加健康、更有活力地发展下去,从而更好地迎接人类新的文明。当传说中的新轴心时代来临的时候,当下的只言片语同样会以透彻的微光与伟大的时代遥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