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论文打假:向“抄袭剽窃”行为宣战


2014年03月2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2006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诞生了一个自主研制的“论文打假软件”。这个软件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涉嫌抄袭剽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显示出威慑力。经它判别,不仅虚假论文难以逃之夭夭,而且能给出量化结果,据此可作出情节轻重程度的判别———

“打假软件”:让虚假论文现出原形

“这个软件是专门为我院近3年来开展‘学位论文原创性检查’工作而开发的,这项工作俗称‘论文打假’。在法学方面,它对虚假论文的鉴别准确率是100%。”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法学教授李曙光自信地对记者说。

李曙光副院长在向记者列举“论文打假”成效时说:“2006年4月,打假软件开始用于判别被抽查的研究生论文。当时共提交论文1283篇,检查论文583篇,有抄袭行为的论文59篇,占所检查论文的10.1%。其中抄袭内容不超过全文10%的有47篇,抄袭10%—25%的有11篇,抄袭25%以上的有1篇;2007年5月,提交的1543篇论文全部用软件‘筛’了一遍,共判别出80篇有抄袭行为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5.18%。其中抄袭10%以下的有47篇,抄袭10%—25%的有25篇,抄袭25%以上的有8篇。从去年到今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共有7名学生为自己的严重论文造假行为付出了代价———被取消了学位申请资格。”

他提醒记者注意一个鲜明的数字变化:“通过这场‘论文打假’行动,虚假论文占所检论文比例已从去年的10%下降到今年的5%。这显示出‘论文打假’的威慑力,表明抄袭剽窃等不良学风正在扭转。”

依法治校:允许“失足者”申诉和改正

“在这场‘论文打假’行动中,我们首先是建立一套制度,为此先后发了5个文件。在制度中比较重要的是《关于对学位论文撰写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行为的认定及处理的几点意见》。文件对什么是抄袭和剽窃行为作出了认定。”李副院长介绍说。

“抄袭是指在学位论文中大面积照搬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原文,或者是从不同的资料来源中,对原文词句进行拼接且不注明来源的行为;剽窃是指在学位论文中使用他人的思想见解或语言表述而不注明其来源的行为。”

他说,各个学院的学位分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是抄袭剽窃行为的具体认定权力机构。一旦发现论文抄袭剽窃行为,他们会针对三种情节按规定作出不同处理。第一种属于情节轻微:即抄袭剽窃行为不超过论文全文的10%,一般分别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答辩,或责令修改论文延期半年再允许答辩的处理;第二种属于情节比较严重:即抄袭剽窃行为占论文全文总数的10%—25%,一般酌情作出修改论文一年内答辩,或者是提请学位评定委员会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的处理;第三种属于情节严重:即抄袭剽窃行为超过论文全文总数的25%以上,一般是作出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的处理,而处理的决定必须在3天内书面通知本人。

“除了制度,我们还建立了实施这套制度的机制。”李曙光特别强调说,我们是依法治校,要对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比如,虽然认定了某个学生有抄袭行为,但是允许他申诉,他可以拿出自己的证据来证明对其处理决定有误,并可以逐级申请复议,向各学院的学位分委员会直到学校学位委员会下设的学术规范与复审委员会申诉。

在介绍申诉和复议情况时,李曙光副院长说:“在今年的‘学位论文原创性检查’中,共查出有8人抄袭剽窃行为情节严重(25%以上),其中有7人提出申请复议。最后复议的结果是,5篇维持‘原判’,两篇降到25%以下。”

记者问:“对那些经过申诉和复议仍然认定为抄袭剽窃行为严重的学生,你们果真照章处理,使他拿不到学位了吗?”

“对!这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如果他的论文经过修改后,可以考虑让他毕业。我们是学位与毕业分离制,能毕业的不一定拿得到学位。”李副院长说,“论文打假行动虽然有言在先,同时在学校媒体上也作了大量宣讲,但还是有同学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学校不会动真格的。如果学法律的学生都不具备优良品质,将来又如何去做法官!”

“对于情节轻微的初犯者,还是给予改正机会,不会一棍子打死。今年各个学院对前两种情况的抄袭行为一般都根据论文的改正情况予以从轻处理。”

“有没有判错的时候呢?”

“目前还没有,只是在量的认定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原来认定的是剽窃,后来发现论文的作者只是忘了引证,因为在前面的论文中他都作了引证,后面因疏忽没引证,这样涉嫌抄袭的‘量级’就降到了10%以下,属于学术不规范行为。”李副院长说。

上下共识:志在整肃学风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开展“论文打假”已经3年了。从2005年开始关注,2006年着手,2007年全面铺开。李副院长说,该院下决心做这件事主要基于三个背景。

第一,这几年研究生在不断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扩大。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急需出台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第二,中国政法大学定位于办成多科性、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这更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学术质量及论文质量。

第三,当前整个社会可以说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非常浮躁的思潮。这种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虽然是经过激烈竞争,以9∶1或10∶1的比例考进来的,但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有的学生对论文造假不以为然,认为是小节,是捷径;还有的同学进校后忙于三大考试———第一年外语考试,第二年司法考试,第三年公务员考试,然后要找工作,并没有把心思用在读书和做论文上。前几年,经常有导师抱怨研究生院对抄袭剽窃行为太宽容,说“有的学生抄了那么多你们还让他答辩!”,有的导师对做假论文没有“高抬贵手”,反而在导师之间产生了个人恩怨,被认为是“你毙掉了我学生的论文,是对我的不敬”。从大趋势和小环境来说,建立一套学术制度、一套论文打假制度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李曙光副院长说,“学位论文原创性检查”不仅是一场整肃学风的行动,也是一次道德的洗礼。其目的是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反对学术腐败。尽管也有阻力,有的被处理的学生到处托人说情或施压,但是都被我们挡住了。因为一两个人无权改变处理决定,它是由答辩委员会集体作出的。现在全院上下都形成了共识,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

不破不立:打假后的思考

“论文打假”行动动了真格的,不仅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触动很大,在教师当中也产生了无形的压力。许多同学悔恨万分,表示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深刻教训,下不为例;一些教师担心自己学生的论文出岔子,就认真地对其进行学术培养和论文指导,同时更加绷紧了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这根线。

“虽然现在发现学生论文造假后的处理并未涉及教师,但我院正初步考虑,如果有两三次出问题的学生都在同一位导师名下的话,将视情节轻重对该导师作出通报甚至停招的处理。”李副院长说。

据李曙光副院长介绍,这场触及灵魂的论文打假之后,研究生院更多地是考虑如何从正面入手,树立优良学风。从新学期开始,该院要专设一门课,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写论文,如何开题、选题,如何更清楚地了解学术规范;对于教师,也正在酝酿建立导师规范,包括对导师的开课、对学生读书报告的检验和论文写作过程各环节的指导,以及导师与论文打假之间的责任关系等等方面,都建立起一套制度和规范来。

■相关新闻

位于伦敦北部的考文垂大学,在自己的电脑系统中安装了一种名为Tur鄄nitin的软件。它可以将学生提交的论文与本校和其他学校数据库中存储的论文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当相似之处达到一定比例时,软件可以断定此文属于剽窃。该校通过这种计算机程序,发现有237名在校学生将网上刊登的论文窃为己有,这些学生上网后仅用简单的“拷贝和粘贴”便“攒出”了论文,这种行为违反了学校的相关规定,其中7名情节严重的学生已被学校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