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试论加强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及学风建设


2014年04月12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硕士研究生耐不住板凳宁坐十年冷的寂寞,喜欢寻找捷径,导致许多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状虽然不是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主流,但若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成为制约培养创新型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不利因素。

1、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现状

目前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出于不同目的而造成学术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表现为:

1.1学术诚信欠缺,存在抄袭剽窃现象。在当今硕士研究生当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抄公,他们把别人的学术成果简单包装、东拼西凑或者部分抄袭,最后署上自己姓名发表;有的大段引用别人的成果却不予注明,文章缺少参考文献,不能不令人齿寒。这种不劳而获的抄袭现象,是一种严重的学术腐败行为,严重地违背了追求真理与创新的科学精神,阻碍着科技的进步,也丧失了的个人诚信。

1.2低水平重复与学术泡沫化。硕士研究生在研究中根本不考虑已有的成果而盲目地开展研究,最后的结果未能超越他人,形成重复;或者他们参考了他人已有的工作,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但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形成重复。前者从不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也不对自己的研究做学术史的定位;而后者则主要是囿于学力,未能形成对前人或他人成果的超越。

1.3伪造或篡改原始数据。忠实于原始数据,是科学研究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但不少的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伪造或篡改相关试验数据。这说明在一些硕士研究生中,尤其是部分理工科的学生,为了写论文的需要,省掉了繁琐的实验过程,捏造根本没有经过实验的数据或随心所欲地篡改数据,缺乏搞科研的基本素养。

1.4一稿多投,共同署名。有的硕士研究生投机取巧,一稿多投。一篇文章,主要内容不变,题目和结构稍加改变然后以多篇论文的方式发表;更多的片面追求数量,对于文章的创新性不予考虑,粗制滥造,认为交了所谓的版面费就能发表。而且在硕士研究生中挂名现象严重,有的论文,多人署名、挂名、借名,有些人在未参与研究工作的成果中署名。

2、当前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成因

当前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能大量存在,从外因来看,是由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浮躁的学术氛围这个社会大环境所造成;从内因来看,硕士研究生求学的功利趋向、缺乏相关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创新意识淡薄等自身因素造成。

2.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硕士研究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下,有些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功利性比较强,一味地迎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学者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研究目标被个人的感情和职业前途利益所损坏。实际上,学者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一定会自寻失败。同时,相关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对违反学术规范的学生进行惩处,纵容了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

2.2学校学风环境影响。高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于培养人才,学风不仅反映学校整体育人环境和氛围,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导师带的学生较多,没有足够时间指导学生;二是有些导师自身素质不高,因此也就无法以对学生进行较好的指导;三是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科学的学习目的。有的学生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就是为以后能找个好工作,而不是真正潜心从事科研。

2.3德育教育的力度有待加强。硕士研究生产生学术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对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和研究生,往往违反了学术规范还不知道错在哪里,有的连基本的要求都不知道。然而,不少高校的德育教育做得并不好,许多硕士研究生并不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失范,这说明他们只知道不能全篇或大段抄袭,对科学研究中的著、译、署名、引据等概念模糊不清,也不知道违反学术规范,会承担什么责任。

2.4相关制度的不健全。规范和学风建设,要始终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制度的不健全是当前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一是管理机制的原因。不少学校规定研究生要发表论文,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发表论文的监督,而没有给学生外在的制度约束。二是评价机制的原因。学术评价机制不够健全,不少学校过于追求论文数量,淡化了质量意识。三是惩罚机制的原因。不少学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却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惩罚制度的威慑作用。

2.5研究生的自身因素。部分硕士研究生素质不高,缺乏自我教育意识,这是出现学术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外界的诱惑和学校的压力下,自律意识较差,放松了对自己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正因为如此,这些硕士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规范性、正确性和神圣性心存疑虑,给学术失范提供了心理动因。同时部分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将学术研究异化为人云亦云式的模仿,选择克隆别人文章来完成自己的论文,造成自己的学术失范。

3、加强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及学风建设的对策

由上可知,造成高校学风不正和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深层次上认真分析这些原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不断加强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对此,特提出如下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风气

3.1.1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良好学风是学术规范的前提,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术风气,有利于形成公正合理、竞争有序的学术氛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学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4]。因此,高校应从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教育开始,倡导先进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引导硕士研究生逐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热爱所学的专业,提高他们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主动性。

3.1.2努力创建健康的学术环境。学校优良学术氛围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它所形成的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因此,要在校园内积极倡导和营造求真向善的学术氛围,开展认真积极的科学评论,创立新时代的学术文化。其次,要加大处理硕士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的力度,营造失信必遭惩处的社会舆论氛围。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学术打假机制,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应给予及时的处理,从而清除滋生学术失范的温床。

3.1.3端正硕士研究生的治学态度。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原则可分为内在原则和外在规范两部分,硕士研究生的治学态度属内在原则范畴。学术规范从根本上说就是学术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因此,应培养硕士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从治学态度教育入手,大力开展治学态度教育,向研究生进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勤奋求知和严谨治学的教育。从内在机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帮助大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治学意识、端正治学态度。

3.1.4强化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是学术研究活动的灵魂,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自觉抑制学术失范行为的诱惑。强化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应做好:一是改变教育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二是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通过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或邀请外单位专家讲学的方式,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开阔学术视野。三是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在鼓励探索、允许失败的原则下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定。

3.2加大对硕士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力度

3.2.1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大力宣传教育。为使硕士研究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就必须对广大硕士研究生加强与学术研究有关的学术规范宣传教育。要建立健全学术规范宣传体系,形成一个包括高校学报、广播、网站、各学院、社会媒体在内的宣传教育网络。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奖惩等各种措施全面强化广大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对现有学术规范的涵义有充分的了解,知晓学术失范的成本和后果,使广大学人能在学术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合法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推动学术规范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2.2开设选修学术规范教育有关课程。高校应设置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课程,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从论文选题、查找资料、引述观点等方面入手,使他们学会如何规范地写作论文。学术规范一般包括技术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技术性规范教育上,需要高校开设专门课程或者请专家给硕士研究生讲授,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常识。同时还要进行专门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把技术性的学术规范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作为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应从法律的角度,开设法律规范的课程,以知识产权法作为约束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引导他们从法律的层面深刻认识学术道德的重要性。

3.2.3正确发挥导师的教育引导作用。研究生们对学术责任的理解并非来自合同或大学规章的规定,而是他在图书馆或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或帮助)下获得的。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有意识地在上课或与研究生交流的时候向他们讲授撰写论文的基本常识,向他们灌输做学问具备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格把好研究生的论文学术规范关。三是应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切实成为硕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的模范,对研究生实施正面的指导、积极的影响,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

3.2.4实现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自律。要把自律当作学术规范的重要方面,决不能以为有了学术规范,学术就规范了。重要的还是要研究者应树立高尚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确实贵在自律。无论采取何种学术规范教育方式,最终目的是内化为硕士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的行为,只有硕士研究生本人具有学术道德自律能力,使他们自己成为学术道德准则的监护人,他们才能对自己的诚信负责,才会具有学术责任意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权益。

3.3不断完善学术规范的相关制度

3.3.1完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学术评价是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指引学术方向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学术评价是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活动的基本导向。因此,要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建设,应做到: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坚持校内外专家匿名评审制度,建立评审专家数据库,借以提高评审结论的客观性。论文发表、著作出版、学位论文评议,应当严格推行匿名评审制,并公开学术鉴定意见,让专家评价,忌暗箱操作,实行学术评审公开化,这样,既遏制了学术评价中的腐败现象,又加强了硕士研究生学术自律。

3.3.2逐步形成全员防范机制。全员防范机制要求高校、社会、个人共同努力,预防学生违反学术规范,将学术失范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除了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外,还要做到以下3点:一是开展学术批评。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二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由高校和社会共同建立硕士研究生诚信档案,准确进行记录并及时公开,从而提高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成本。三是建立横向合作机制。通过合作机制、文章过滤系统的建立,加大对文章的审核力度。同时要依靠广大读者、作者的揭发检举,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3.3.3健全学术规范监督机制。人们是否能够恪守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尚需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密切关注和经常性的监督。健全的学术监督机制有利于学术规范的完善。

在国家层面应加快相关法律建设,赋予相关部门以受理申诉、调查核实、实施制裁等职能,对违反学术规范者以适当惩处。高校自身也应加快健全学术监督制度,建立学术失范的行政监督制度。从而形成包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学术刊物与社会齐抓共管的网络合作机制,建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层级网状监督结构,严厉监督检查各种学术失范行为。

3.3.4构建高校学术惩戒机制。学术失范惩处机制的制度化、法律化将有效预防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蔓延,让越轨者承担违反学术规范的责任是高校学术规范建设的必然趋势。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经查实,依据其行为轻重分别批评教育、取消学位、称号,开除乃至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披露一些典型事件,给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倾向的学生敲响警钟,真正做到防打结合,减少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