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漫谈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2015年05月0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撰写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开发表,以供学术交流和科学积累。论文不能发表,就很难进行交流。从目前情况来看,论文的正式发表对作者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各行各业都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刊载论文的期刊等级)作为衡量专业人员学识水平和业务成绩的重要指标,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掌握专业论文的写作和发表的知识,使自己用心血凝结的研究成果及时得以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及时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么,怎样写好论文使其达到发表的水平呢?

一、确立科学、新颖的立论

立论是写好论文的关键,立论不好,论文不可能写好。立论是课题研究的深化和结果,也是论文写作的前提和依据,它能使论文的科学价值在理论上得以体现。因此,作者在动笔前首先要确定一个科学、新颖的论点。

科学的立论,应当是正确的,集中的,有创造性的。正确的就是论点的产生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事实,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不能主观臆断和歪曲事实;集中的就是一篇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而且所有的论述必须围绕这个论点一贯到底。如果一篇论文出现多个中心论点,则论述就没有核心,造成东拉西扯杂乱无章的状态,使论述不得力、不清楚,文章失去应有的价值;有创造性的就是突出一个“新”字,即论点要有新思想、新概念、新见解、新观点、新主张等。没有“新”字,只是一味地重复前人的工作,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这个论点就没有意思,其论文也很难被编辑采用。

立论还要有新颖的特点,这是对确定论点更高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新颖”和创造性不同,它是指作者在立论的同时,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点更醒目、更精巧、更大众化、更吸引读者。只要留意,我们每天在报刊上都随处可见,一个深奥的哲学观点被简化成大众容易接受的思想,一条普通的道理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新颖的论点扩大了它的读者范围,使论文不但本专业的人爱读,也吸引了更多的非本专业人员阅读的兴趣。

确立论点的途境有很多,但主要有三种:(l)按科研结论来立论,这是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最基本的立论方法。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得出明确的结论,基本上证实了原来选题时的设想,这个结论就是论文的中心论点。若研究结果得出若干个结论,则可以用这若干个结论做中心,分别写成若干篇论文。若研究结果全部或局部否定了选题时的设想,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这个新的结论就是论文的中心论点。(2)按研究结果立论,在收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只有一些实验结果或考察记录,没能得出明确的研究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则只能按研究的结果进行逻辑推理或分析、综合,分别归纳出新的判断,或综合、比较,挖掘具有新意的因素,寻求对实验和考察结果的理论论证,得出科学结论,形成中心论点。(3)从搜集的文献资料出发。如果科研工作没有获得结论,没有做实验或实验无结果,则可以从搜集的众多文献资料出发,通过推理法、综合法及分析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比较,着眼于开拓和深化,从中获得一些能揭示事物本质,或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或具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和判断,以此作为中心论点,撰写有独特见解和新意的学术论文。

二、掌握相互照应的手法

心中有了课题,也有了论点(而且论点是正确的),怎样把它恰如其分地总结成论文,使论文在一个中心指导下,浑圆一体,不差分毫地反映出作者的本意,并对读者有所启发,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手法,这个手法就是写作上的照应。

照应,即在写作时要前思后想彼此照应和互相呼应,是使论文在结构上、思想上互相联系的一种手段。其作用在于,一是使论文结构严谨;二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的脉络和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作者在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应,就是琢磨前一个问题时,要给下一个问题留有空间;考虑下一个问题时,要不时地参照上一个问题。使各个段落前后瞻望、互相照应。照应和写作上的过渡不同,过渡是从上文自然而然地转为下文,而照应从狭义上来讲是从下文回到上文,而广义上则是从文章的全局来考虑问题,做到文题前后、章节、句段等方方面面环环相扣。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l)首尾照应。首尾照应,即开头和结尾照应。自然科学论文中通常是在开头部分提出问题,经过本论部分的分析,论证,最后在结尾部分做出回答。社会科学论文也常用此法,首先提出要议论的问题,经过论证,然后在篇末归纳、综合得出结论。这种“起笔人题、篇末点题”的首尾照应方法,能给人首尾圆合、完整统一的感觉。

(2)前后照应。前后照应,即上文与下文内容照应。前面提出问题,后面做出回答;前面做出铺垫,后面接着分析。自然科学论文的引言、正文和结论之间,其相关之处均应前后有所照应。前后照应不是内容和语句的前后重复,而是前面有伏笔,中间有展开,后面有呼应,形式结构、内容上的有机联系。前后照应使文章内容层层深人,更加鲜明地表现中心论点,也使文章严谨,文采斐然。

(3)照应标题。照应标题,即正文与标题照应。在论文正文的阐述、论证中,要注意适当点题,以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尤其是标题含义比较含蓄、深刻,正文就更要对标题做出交待,加以点破,使标题与论文相照应。

要使论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意思浑圆一体,就应当恰当地运用照应方法,在论文构思时,运笔中,甚至每个句子、每个词汇,都要围绕论点,考虑主题的需要,把与主题无关的句子、段落删去,这样才能保证全篇意思的一致性。

三、善做更要善改

一篇论文,虽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精心写作,但还不能算是成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初稿是不完美的,只是半成品。如果这时就投出去发表,十有八九会前功尽弃,只有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润色后,才算是最后的完成。修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文章的成功与否。在修改论文时,不能只理顺一下句子、字词,使其不别嘴,而是从全篇出发,把每一个步骤都要重新考虑,而重点要考虑的是:

(l)明确论点,推敲标题。

中心论点是论文的灵魂,体现论文的价值,修改论文的关键是明确中心论点。人们的认识总是由浅人深,由表及里,所以对中心论点的认识和表达,必然也有深化和变动。这是修改论文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修改时,要综观全局、立足全篇,看论点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文题相符;若干从属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否一致,某些提法是否全面、准确。如果中心论点把握不准确,提练不深刻,不能把最典型、最具有本质意义的思想和规律揭示出来,或者有某种失误和偏颇,这时小修小改是难以奏效的,则需要动“大手术”。就是要重新查资料,深人研究和思考,进行一次大改甚至重写,重新构思和概括,或改变论证角度,进一步挖掘和提高。而标题是论文的“眼睛”,标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章中心,因此,一定要文切题、题配文。如果题文不符,题目过大、过长或过于笼统,都必须修改,使标题能概括地表达论文的中心论点和讨论的范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调整结构,精思布局。

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主要从三方面人手,即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结构是否完整和严密。调整结构也和明确中心论点一样,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是修改论文的“大手术”。调整的原则和要求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符合这个原则和要求的就是好结构,予与保留;否则,就要进行适当调整,甚至推倒重来。结构松散,思路紊乱的论文,最好不要急于寄出,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论文论点比较明确,文章也很有实际意义,即使结构有些毛病,编辑部会帮助修改的,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3)增删材料,锤炼语言。

材料是论证观点的重要依据,语言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材料和语言都十分重要,材料的修改主要通过增补、删节、调换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材料的取舍依据有三条,一是真实,准确可靠,不能歪曲题意,为我所用;二是合适,要恰如其分,达到说明主题的目的即可,杜绝材料罗列;三是必要,材料对说明观点有用,否则删去。语言的锤炼也十分必要,对它的修改要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七下功夫。为了语言的准确性,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把罗嗦的、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炼、简洁的;把生涩的词语,改为通俗易懂的;把含混的改为清晰的。为了语言的可读性,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的;把拗口的改为流畅的;把刻板的改为生动的;把晦涩的改为明快的,使读者获得语言的灵感。

(4)精炼语言,完善表达。

语言是表意的工具,只有准确、鲜明的语言,才能准确、有力地表达思想。作者要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正确而全面地反映出来,必须在语言修改上下功夫。学术论文的篇幅不宜过长,尤其是供发表的学术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因此,篇幅适当而内容充实,表达清楚而简炼,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写作实践看,修改论文主要有四种方法:①热改法,是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立即进行修改的方法。这是作者对论文的全貌和内容比较熟悉,对主要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层次等记忆犹新,改动起来比较方便。②冷改法,是初稿完成后,放上一段时间再修改的方法。这样做,可以避免热改法不够冷静、清醒的缺点。③求助法,是初稿完成后,请他人帮助修改的方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常觉得“无一不佳”、“无语不妙”看不出毛病来。把文章给别人看,虚心求教,可以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的评价,发现自己难以发现的问题,得到中肯的意见和建议。④诵改法,就是论文初稿完成后,诵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修改的方法。这样对于初稿中的遗漏之处,句子不连贯、语言不流畅、读起来不上口、不人耳的地方,便可以及时得到修改校正。

四、投稿前的准备

写作是为了投稿,投稿是为了发表,要达到此目的在写作前就要了解和考虑以下情况:想给什么刊物投稿,什么时候投稿,了解刊物的宗旨,读者对象、报道内容、所设栏目,该刊的收稿范围、性质、水平等。由此来决定自己所撰写论文的内容、篇幅,以避免盲目写稿,盲目投稿,提高刊发命中率。最好把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了,再琢磨如何写。

论文写好后,作者还要预测和核定自己文稿的发表价值,进行质量自测,对以下几方面做认真检查:论文想解决什么问题,主要给读者些什么;同类论文发表,出版的情况如何,是否已有雷同的文章发表;本文是否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信息;是给哪些读者看的,读者的文化水平如何,读者面有多大等等。通过以上问题的检查、分析,使自己对投稿能否被采用心中有数。其实上述问题也是期刊编辑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在编辑之前能充分考虑,就会更有把握。

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退稿。当接到退稿通知后,千万不要急躁和埋怨,要冷静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除了文章论题过于陈旧的原因以外,其它基本上都能想办法修改。当然,改动的范围有大有小,修改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还要从本文所谈及的问题逐一查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的论文属于投错刊物,这样的退稿重新选择刊物即可。

作者完成一篇论文,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如果论文写完后不能发表,就会影响交流,使自己的汗水付诸东流,所以,作者最好在论文写作的动笔前,运笔中、完成后多加思考和推敲,越细越好,这样才能增加论文被发表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