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科研论文保密审查制度的探讨


2015年07月2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对于涉密论文的保密审查,首先要确认保密责任的主体。由于涉密论文涉及国家秘密,所以涉密论文的保密责任主体应该为论文作者所在的保密要害部门或部位,涉密论文所在部门的负责保密工作的党政领导负主要管理责任,而论文的作者为涉密论文的第一责任人,对涉密论文的内容、技术指标、技术路线等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明确了保密责任的主体,对于需要发表的涉密论文,必须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降密处理。而常用的降密处理方法主要有:第一,坚决删除绝对机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包括无法替代的秘密内容,所以必须坚决删除。第二,用非保密的同类概念或类似概念替代保密概念,涉及的内容大多数为保密名词或者保密单位,可用相近的非涉密名词或可公开的单位名称进行替换。第三,对涉密的工艺流程进行简化,在不影响整体性的情况下,隐去关键数据,采取公开流程而不公开关键数据的方法进行降密处理。第四,控制数据的合理取值范围,在不违背科学真理的情况下,将精确的数据进行范围化处理,其他研究人员通过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并不能简单地得出预想的结果,从而增加模仿的周期,达到保密的目的。第五,采用延缓论文发表的方法进行处理,保密论文往往都有时效性,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涉密的关键技术可能经过科学研究而不再成为秘密,所以采用延缓论文发表的形式,从而达到保密的目的。

对于非涉密论文的审查,同样需要明确论文责任的主体。由于论文的非涉密审查涉密的领域非常广泛,所以将论文非涉密审查的第一责任人定为论文作者本人。对于非涉密论文的管理,经过具体工作实践,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公开发表论文非涉密审查单,对非涉密论文进行管理,明确责任。而审查单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作者本人对论文的内容做出非涉密承诺,明确了非涉密论文的责任主体;第二,作者所在二级单位对论文内容的审查意见,对论文的整体内容进行非涉密审查;第三,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对论文是否涉及管理范围内的涉密内容进行审查;第四,高校保密委员会进行备案。同时,将论文非涉密审查单会同论文的打印稿,经作者本人签字后,报二级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高校保密委员会三方进行备案,以保证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