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科技论文中表达创新性存在的问题


2015年07月31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科技论文中表达创新性存在的问题围绕创新性,编辑在审稿过程中须着重判定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实际的审改工作,与作者互动,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

(1)文章标题:没有呈现亮点,没有传递创新点。

很多标题与文献标题基本相似,甚至雷同,无个性特征,给读者的直觉往往是研究工作的简单重复,有损于录用率和检索率。标题的功能是传达论文的灵魂,好的标题应简洁客观地传递创新点,虽文字简朴,但目标明确,让读者“一见钟情”,让研究“光芒四射”。很多作者往往对标题重视不够,编辑应提出明确的修改建议,甚至主动提供立意精确的标题给作者参考。

(2)摘要:内容空泛,创新性描述不明。

有的论文摘要篇幅短,简单交代,蜻蜓点水,创新性没有体现。有的摘要篇幅长,泛泛而谈,没有紧密围绕研究主题,对研究成果概括不精致,创新性表达不到位。

摘要是全文的浓缩版。它独立成文,融合了研究工作的精华,其内容质量决定着读者阅读和引用本文的可视度。摘要的写作要求是信息完整但简明贴切,内容丰富而内涵深刻。质量要求是上下句之间存在着缜密的逻辑联系,用词专业精练。值得一提的是,摘要中的“研究背景”是摘要的开山之语,是对前言所述研究背景的高度集成,能够着力反映研究意义,从而凸显本工作的创新性。国外知名刊物一般要求摘要须有“研究背景”,而我国很多期刊往往缺失这一层面的内容,编辑对此也无原则性规定,需要作者和办刊人加以重视。

(3)前言:描述常识,简单地堆砌文献,创新性没有内容。

研究背景、本工作研究内容是构成前言的两大部分。很多论文的研究背景搬用文献和专著中的常识,缺乏对现状的实质性描述。加之对研究要点和技术路线的创新性交代不明,甚至只字未提,这类前言需要重写。编辑往往是根据后文给出的工作方法,向作者提供思路清晰的修改建议,提高前言信息的含金量,要求前言指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创新性有内容。

(4)结果与讨论:各章节的研究目标不明确,创新性没有重点之分。

很多论文此部分的章节结构设置不合理,各节安排相互穿插,研究目标不明确,创新性不分重点。结果和讨论部分的前一节往往是后一节的铺垫或研究基础,各节须厘清逻辑性,顺序安排合理,尽量体现出相互佐证、相互支持的关系。每一章节所获得的结果数据和结论须以文献作为旁证,进行对比分析,增强讨论深度,以充分获得同行的认同,而非仅仅局限于本项研究提出片面的结论。

(5)结语:简单地重复结果和讨论中所得的结论,创新性没有立足。

结语中没有建立作者对研究工作的总体见解,而仅仅是简单地将结果和讨论部分的主要、次要,重点、非重点结论作一铺陈。结语应是对研究结果进行提升和拔高,体现出研究价值和意义,也是论文创新性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展示。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性是与技术不足相对而言的,结语不能只反映创新性,而对不足之处一字不提。一篇文章中,结语涵盖技术创新性与应用价值,其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也不容忽视,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梳理,界定清晰。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等进行概括,创新性不能虚张夸大,须用严谨的语言阐明创新性。

(6)参考文献:文献引用盲目,创新性缺乏依据。

一定程度上,参考文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论文的学术质量。在浩瀚烟海的数据库中,最相关的文献往往考验着作者和编辑的认知度。文献过引、引用不足、时效性不强,容易对研究工作的创新性作出误判。一篇优秀的论文,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精准引用了国内外权威性文献,代表性高、时效性强,这也是构成文章的“亮点”。对于一般性论文,尤其需要提高文献的提炼和总结能力,明确指出文献研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作者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认识。编辑在审稿时,首先会关注参考文献及其引用情况,并由此评估论文的质量。在文献鉴别和筛查方面,编辑应该提高敏感性,投入足够精力,帮助作者完善文献的维度和品质。